博客
关于我
05.Binder系统:第8课第4节_Binder系统_分层
阅读量:726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3-21

本文共 934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
Binder系统在Java中的实现机制

Binder是一个用于进程间通信的机制,广泛应用于Android开发,特别是在多组件协作的应用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。理解Binder的实现机制对于开发高效的Android应用程序至关重要。接下来,我将深入分析Binder系统的运行流程和实现机制。

Binder系统运行流程概述

Binder系统主要涉及三个主要组件:

  • Server(服务提供者):负责通过addService方法添加新服务,并生成对应的Binder节点。每个服务的Binder节点包含ptr和cookie等成员,即后续用以区分并识别服务。

  • ServiceManager(服务管理器):在添加服务后,会创建Binder_ref,其中包含node(指向Binder节点)和desc(描述符)。

  • Client(客户端):通过ServiceManager获取服务,并调用对应的方法。具体实现通常通过RPC层桥接到Server。

  • binder系统的类别划分

    Binder系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:

  • 服务层:定义接口和实现具体的服务逻辑,客户端不必关心内部实现。

  • RPC层(远程接口协议层):负责将客户端的方法调用转换为跨进程操作。

  • IPC层(进程间通信协议层):实现实际的进程间通信机制。

  • 实现细节

    RPC层实现

    RPC层的核心文件是BpGoodbyeService.cpp,定义了具体的函数实现。通过remote()方法构造数据包并调用transact函数发送数据,导致Server中的onTransact被调用,进而根据调用代码和数据解析后执行特定逻辑。

    Java实现

    在Java中,TestClient.java展示了如何通过获取服务并调用对应的方法。实际绑定过程由Binder驱动执行,客户端获取Binder实例后,通过Stub类获取服务接口并调用方法。服务接口定义在HelloService.java中,其实现方法通过RPC层调用Server的对应逻辑。

    结论

    通过对Binder系统的学习,理解了其分层架构和实现机制。这一机制简化了进程间通信,使开发者能够专注于业务逻辑,而无需深入处理底层协议。理解Binder对于构建高效、模块化的Android应用至关重要。

    转载地址:http://pligz.baihongyu.com/

   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    MySQL及navicat for mysql中文乱码
    查看>>
    MySqL双机热备份(二)--MysqL主-主复制实现
    查看>>
    MySQL各个版本区别及问题总结
    查看>>
    MySql各种查询
    查看>>
    mysql同主机下 复制一个数据库所有文件到另一个数据库
    查看>>
    mysql启动以后会自动关闭_驾照虽然是C1,一直是开自动挡的车,会不会以后就不会开手动了?...
    查看>>
    mysql启动和关闭外键约束的方法(FOREIGN_KEY_CHECKS)
    查看>>
    Mysql启动失败解决过程
    查看>>
    MySQL启动失败:Can't start server: Bind on TCP/IP port
    查看>>
    mysql启动报错
    查看>>
    mysql启动报错The server quit without updating PID file几种解决办法
    查看>>
    mysql命令
    查看>>
    mysql命令==_mysql命令
    查看>>
    mysql命令和mysql的配置文件
    查看>>
    watch
    查看>>
    MySQL命令行操作的相关语法
    查看>>
    MySQL命令行登陆,远程登陆MySQL
    查看>>
    mysql命令:set sql_log_bin=on/off
    查看>>
    mySQL和Hive的区别
    查看>>
    MySQL和Java数据类型对应
    查看>>